立志要當窮醫生-詹翔霖教授

良醫或醫匠?

莊聰吉/醫師(屏縣潮州)/聯合報

 

昨天報合報頭版新聞標題「診所有急診,多付幾百就能插隊」、「有錢換取時間!沒錢痛久一點?」看完感觸良多。

急診收費,法律上站得住腳,爭議所在是社會觀感。如何在「良醫」與「醫匠」間做一抉擇,真須要點智慧。

門診遇到的「急診」,一種是趕時間,患者主動央求下,我會徵得排在前面的病人同意後,插隊掛號,看完後,這些「急診」患者大都會感恩地跟醫師及禮讓的患者致謝。

另一種確為急診,譬如外傷、青光眼急性發作、角膜異物或光照性角膜炎。此時病人感到極度疼痛,不待患者要求,我先告知掛號護士,先帶進診間,做完初步急救處理,減緩疼痛後,再照次序掛號排隊。

有些人問我:「您怎麼不追加急診掛號費?」其實被我主動照顧過後的急診病人,以後都是我「死忠」的患者,也是我絕佳的活廣告,這比區區急診掛號費,更來得划算。

人生而平等,病人更不應分貴賤。醫師前輩賴其萬教授曾說:「如果能幫助別人而得到快慰是你心目中認為最高價值的話,選擇行醫這條路就是最好的路。」教過我的前馬偕小兒科主任黃富源強調:「我的蒐藏品就是病人家屬回饋滿滿的恩情。」「身教」一書作者黃醫師也對收入微薄的越南媽媽說:「下次你小孩要看病,快要來不及的話,打個電話到診間,多晚我都會等妳。」

前輩醫師的仁心仁術,值得學習。如何營造更和諧的醫病關係,絕對比診收入重要。

arrow
arrow

    詹翔霖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